codecamp

内部链接规划原则3

内容中关键词链接功能
之所以对内容页中的关键词链接进行单独介绍,是因为随着网站建设者、搜索引擎对用户体验越来越看重,内容主体中的链接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谓内容中关键词的链接指向,称呼千奇百怪,有的叫关键词链接,有的叫关键词替换,有的干脆就叫内容页内部链接。不管怎么称呼,这种存在于内容主体中的链接都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规划内部链接的方式。

常见的内容页关键词链接,其实就是在文章内容主体中,当出现某个搜索引擎优化者预先设定的关键词以后,系统自动为这个词加上相关的链接,以方便访问者点击这个链接直接就可以找到更多与之匹配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在当前的CMS系统中,几乎都有这个功能,并且都可以很方便地定义关键词链接的频率等项目,如下图所示。

正文中的关键词链接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内容页主体内容中的关键词链接,不要过多。如果一篇文章只有500个字,里面却出现了100个频繁重复的关键词链接,那无疑不会给访问者带来好印象。

       死链接的出现和处理

死链接就是打不开的链接,产生死链接一般是因为网页删除、网站改版、数据库错误或者是程序自动生成等原因。对搜索引擎和用户来说,死链接都是不够友好的,所以从网站中清理出死链接并进行优化就是搜索引擎优化者的必备工作。

对于那些因为网站改版、页面删除而造成的死链接,因为这些页面可能还会被用户从搜索引擎中搜索到,进而产生访问,所以处理方法是采用404页面进行提醒。

       404页面优化与SEO

404页面就是当用户输入了错误的链接时返回的页面。它的目的是告诉浏览者其所请求的页面不存在或链接错误,同时引导用户使用网站其他页面进行访问,而不是关闭窗口离开。

在默认情况下,Windows系统中IIS常见的404页面如下图所示。

Windows默认的404页面

这个404页面并不具备促使用户留在本站的作用,所以需要将这个页面进行有效的自定义。

自定义404错误页面是增强用户体验的很好的做法,但在应用过程中很多新手往往并未注意到它对搜索引擎的影响,比如:错误的服务器端配置导致返回“200”状态码或自定义404错误页面使用Meta Refresh导致返回“302”状态码。正确设置的自定义404错误页面,不仅应当能够正确地显示,同时,应该返回“404”错误代码,而不是 “200”或“302”。虽然对访问的用户而言,HTTP状态码究竟是“404”还是“200”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对搜索引擎来说则是相当重要的。

搜索引擎蜘蛛在请求某个URL时得到“404”状态码回应时,即知道该URL已经失效,便不再索引该网页,并向数据中心反馈将该URL表示的网页从索引数据库中删除,当然,删除过程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当搜索引擎得到“200”状态码时,则会认为该URL是有效的,便会去索引,并会将其收录到索引数据库,这样的结果便是这两个不同的URL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容:自定义404错误页面的内容,这会导致出现复制网页问题,轻则被搜索引擎降权,重则会认为此网站存在作弊行为而严厉惩罚。

要让404页面既不会误导搜索引擎蜘蛛,又能起到留住用户的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修改服务器默认的404页面,使之符合优化的需求。另外,现在网络中有很多人提供了非常精美和有创意的404页面,有兴趣的站长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

       由疏忽或者程序错误造成的死链接以及优化

由于程序错误或者网站管理者的疏忽,很容易造成死链接,并且这些链接因为是批量生成的,往往数量很多,而且不容易被发现。

有创意的404页面

举例来说,如果搜索引擎优化者错误地设置了一个关键词链接规则,加入了一个本身并不能打开的指向网址,这就会造成所有网站内容页中涉及这个词时产生1个死链接。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词是这个网站的主要热门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网站的内容页足够多,结果就是一次更新页面以后将会产生无数个死链接。

除了站长疏忽以外,有些CMS系统在数据库处理删除、转移内容页操作时,也很容易产生死链接。这种情况产生的死链接修改起来比较费劲,而且非常不易被发现。

既然死链接都不容意被发现,那么有什么工具或者快速的方法能对网站的内部链接进行检测,进而快速找到死链接吗?答案是有的,谷歌官方工具或者很多优化者开发的内部链接检查器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内部链接优化必备工具:链接检查

如何查看网站的内部链接指向情况?如何找出网站中的死链接?有很多好用的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主要介绍两个:

— 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中的内部链接统计功能,可以用于整个网站的内部链接报告;

中国站长站的内部链接检查器,可以检查某个单页面的内部链接情况。

内部链接规划原则2
内部链接优化必备工具:链接检查
温馨提示
下载编程狮App,免费阅读超1000+编程语言教程
取消
确定
目录

关闭

MIP.setData({ 'pageTheme' : getCookie('pageTheme') || {'day':true, 'night':false}, 'pageFontSize' : getCookie('pageFontSize') || 20 }); MIP.watch('pageTheme', function(newValue){ setCookie('pageTheme', JSON.stringify(newValue)) }); MIP.watch('pageFontSize', function(newValue){ setCookie('pageFontSize', newValue) }); function setCookie(name, value){ var days = 1; var exp = new Date(); exp.setTime(exp.getTime() + days*24*60*60*1000); document.cookie = name + '=' + value + ';expires=' + exp.toUTCString(); } function getCookie(name){ var reg = new RegExp('(^| )' + name + '=([^;]*)(;|$)'); return document.cookie.match(reg) ? JSON.parse(document.cookie.match(reg)[2]) : null; }